這次聽演講,收到最深的感觸是,許多電影或文學的大作,或者導演、作家一生中最優質的作品,都是經過多年的安靜沉寂醞釀而造就的。因此他鼓勵後輩的我們,慢慢的寫、慢慢地累積自己,不要追求那些功名利益,在文學這條路上沒有一蹴可幾的事情,大家都是日日的埋首於案前,不斷的寫,不斷的掏心掏肺。期許自己每天也空出時間做這些累積自己的事情,慢慢的寫部落格文章,慢慢的看書、思考、成長,讓每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一些!

-

參加活動的緣由是在紀州庵的官網上看到演講資訊:

其實在這之前連聽都沒聽過這個人,抱歉><

但在他的個人介紹上有幾部他導演的電影或戲劇,我有印象的是<候鳥來的季節>

為了在聽演講前有一些基礎,因此去看了這部電影,觀後感寫在另一篇文章中: 候鳥來的季節 觀後感

另外也看了1集得獎無數的客家戲劇<新丁花開>,身為客家人有另外一種悸動,之後看完整部戲再跟大家分享吧

-

整體來說這次演講的內容跟紀州庵官網上的預計要講的內容完全不一樣,以為能夠聽到一些電影的評析之類的,但仍然有另外的收穫。

【關於李志薔導演】

他從台大理工研究所畢業才開始追夢,旁人總說理科底子的他不可能寫小說甚至拍出電影,但他以筆寫下想拍的電影故事而成為小說家,用文學奠定基礎,再以此為核心拍出小說的電影。30歲時拍了電影,再之後的他得了獎。

他說他想拍電影是因為不知道影視界的險惡(要抵押房子拍電影之類的),就這樣看著目標往前衝,沒有任何害怕,而成為了導演的自己。

在他的故事中,在在提醒自己,永遠不要嫌晚,想要做什麼,就努力去追求吧!

【關於文學與電影】

阿盛老師說:「文學和電影提醒我們那些早已遺忘的道理」,它們訴說著不同的人生,但卻表達同樣的真理,在觀看閱讀時帶我們進入不同人的不同角度,體驗那些喜怒哀樂,讓我們更能體諒理解包容,讓我們查看自己的狀態,或反省或改變。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它如此的歷久不衰,也是為什麼自己一直不斷尋求書本和文學,因為有深深的渴望想要理解人生和人性吧。

李志薔導演著墨許多在文學和電影的差別,在這裡複製一下藝術類別比較的表格:

實用的 環境的 圖形的 戲劇的 敘述的 音樂的
設計          
建築             雕塑      
    繪畫      
    舞台劇  
       

小說

故事

非虛構作品

 
       
        舞蹈
          音樂

導演問我們「電影」應該放在哪個類區呢?答案是電影涵蓋了全部~~這麼多的面向,也使電影的發展有更無限的可能。而文學呢,則限制在敘述下。

不過電影仍有他無法表達到的範疇,而文學卻能清楚表達。例如電影中少有出現大談闊論道理,通常是以故事情節讓觀者自己思考領悟,但文學卻能深入剖析,尤以哲學思考需要不斷辯證舉例,米蘭昆德拉的小說就常在故事段落中,出現自己的想法,這是文學才能做到的,因此電影和文學兩者各有天地。

導演還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概念,除了電影以外,其他藝術都有各自的侷限,就是因為有這個侷限,才使的它達到非凡的境界!以詩為例子,唐朝的五言絕句,規定在20個字內,一句5字,又要平仄對,又要押韻等等的,但就在這個嚴格的結構下創造出王維、孟浩然、李白的大師!

另一個文學與電影的差別在於發展的成熟讀,以年齡來比喻,文學已經邁入老年期,而電影則是青少年時期,文學的發展已經成熟,也沒有太多的變化,但電影才剛剛起步,還有許多的可能性,像是VR電影或是更多科技給予電影的多元性。

那文學和電影的共通性呢?那就是核心一致,都是要討論人生與人性。也因此文學可以翻拍成電影,並且絕大多數的好電影都是由文學著作而來,以李安導演的例子說明,他的電影作品中其實只有三部自創,其他斷背山、少年pi等等,全部都由文學改拍而來!真是一件衝擊的事,不過也蠻有道理可循,因為這些文學作品已經經過時間洗禮而留下,並且像第一段所說是由作家一生累積而來的精華,因此算是品質已有保證的感覺吧!所以要成為好的導演挑對好故事是件首要的事情吧哈哈。

李志薔導演也批判當代的電影產業已經疲軟不堪,以好萊塢英雄電影系列說明,不管蜘蛛人、鋼鐵人、超人都已經出了好多續集,就因為票房仍在,而不斷製作同樣的拯救故事,這樣的電影已經進入死胡同,英雄電影已死。再加上製作時間短,無法有長時間的醞釀新故事的能力,所以導演認為很少有真正好品質的作品。聽到這其實有點暗自開心,終於有人跟我同樣感覺了,自己身旁的人都那麼喜歡看英雄電影,喜歡那些大爆炸、大動作的場景,可我偏偏就很無感,看完也沒有任何心靈上的收穫,會去看也是種同儕壓力,大家都看過而自己沒看過好像很跟不上流行,但現在已經沒關係了,就做自己喜歡的吧,不要隨波逐流。

另外一個批判是關於動畫又拍成真人版,動畫原本就是能夠天馬行空,美女與野獸中的茶壺母子唱歌跳舞說話都沒關係,但把他拍成真人版就很怪異,不曉得用意為何?原本就是虛構的東西偏偏要弄成真實場景???小飛象也是?????不過我都還沒看過,電影清單再加入兩項哈哈

-

主辦單位是「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他們未來也有很多活動,而且大部分免費,很感謝他們,讓我有機會不用花錢也能聽到這些有深度的演講!而且這次幫他們粉專按讚和分享還獲得兩本書,完全值得呀~~~

下一個『我的文學夢』系列講座,大家也一起來聽吧!

講題:以電影為信仰,用文字做禱詞

主講:聞天祥 先生

時間:2019年9月6日 19:00-21:00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台北市同安街107號)

報名: http://kishuan.org.tw/activity_detail481.htm

arrow
arrow

    Kat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